bob手机版60年历程 无綫电电子学发展现况
发布时间:2023-02-15 17:53:26

  BOB体育在线四川省电子学会成立于1962年6月, 首任理事长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主管教学和科研的王甲纲副院长。1962年11月7日~11日,四川省电子学会在成都旅馆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编辑印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电子行业第一次学术论文集《四川省电子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王甲纲理事长发表了《无綫电电子学发展现况》的报告,阐述了当时电子科技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方向。

  王甲纲1932年至1936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天文系学习。1937年冬至1938年春在陕西安吴堡青训班和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3月在延安陕北公学由宋兴和介绍加入中国党。1944年至1945年是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的学生,并兼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党支部。1938年4月至1948年先后在唐县、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担任指导员、宣传干事、教师、科长、教导主任、党支部等职。1948年夏至1949年10月在三局研究电波传播,担任电信总局干部处处长。1949年10月至1956年调任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人事司司长和干部司司长。1956年夏至1978年4月出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代理。1962年6月当选为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长。1978年5月至1982年12月被任命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党委。1983年1月至1987年4月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顾问。1987年6月光荣离休,1990年6月被批准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自从全国解放以来,我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无綫电电子学工作者,在发展祖国的无綫电电子学科学技术所担负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国的无綫电生产和科研水平、技术干部的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要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得多,如何赶上去和走到世界水平的最前列,是要我们来积极工作、摸索出一套经验。除了国家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外,我们四川省电子学会全体会员都有责任投身到各个无綫电电子学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祖国的发展无綫电电子学规划的胜利完成。工厂、学校和研究所应在现有基础上,通过电子学会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合作,其方式方法可以更多样化些。

  发展无綫电电子学的工作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踏实工作,在今后几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结合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做好基础,但对于新的生长点,新的尖端技术在目前就要组织精干的队伍,着手进行,为今后大力开展尖端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所謂打基础就是要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干部,生产一定的设备,各项工作要配套,从整个无綫电电子学来说,材料元件、电真空器件、测量设备是基础,从学科上看,訊息论微波技术和电子綫路理论则是一般的基础。

  无綫电电子学是上世纪末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已经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它是本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有重大的作用。与空间的研究和征服密切结合,把固体和物质微观的规律应用到电子学领域,促使元件的微小型化和固体电路的发展、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幷开始与生物现象观察的研究相结合是现阶段的无綫电电子学的特点。

  在国民经济中,无线电电子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一个企业的近代化水平往往可以用它所用到的无綫电电子学设备水平来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在国防中,复杂的电子对抗:即干扰和反干扰,在任何环境下保证可靠通讯就是近代无线电电子学的任务。

  首先,对于通讯,我们要求高速、有效的大量数据的传送,并在敌人干扰和本身噪音情况下保证传送的可靠性,因此,提高通訊距离、增宽通訊道的频带、多路化以及提高抗干扰能力,是奋斗的目标。这些方面是与訊息论的成就紧密结合着的。

  在近代实际通讯系统中,微波中继已经相当成熟。苏联在1957年国内已有数千公里的中继线,在七年计划中规定,中继线长度要再增加六倍。散射系统在军事通讯上的价值已经肯定,在苏联,散射通訊的研究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每个月都有5~10篇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更不谈内部的报告了。1957年正月在莫斯科、1958年十月在高尔基城、1959年六月在莫斯科都举行了散射通讯问题的专业会议,会议都公认散射通讯对于国土辽阔、气候复杂的苏联具有重大意义。北大西洋侵略集团从土耳其到挪威全长6150英里的通讯线就是由电离层和对流层两种散射系统组成的。

  地下通讯在通訊中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利用毫米波H01波导作为巨大的宽带的长距离通訊干綫也是引人注意的一个课题。

  光量子放大的出现,为利用相干光进行通讯打开了道路。利用月球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进行通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通讯看来,也是不久的将来的事情了。

  雷达技术是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的另一方面。雷达技术往往是许多方面的无线电电子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电子信息论及数字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由于低噪音接收器件的成就,由于超高功率微波发射管的试制成功,及由于新的天线新技术的建立,现代雷达系统已有可能去完成许多困难的任务,作用距离已从几十、几百公里提高到几千公里以探测导弹、卫星等高速度小目标;扫描速度已达到一毫秒甚至一微秒内掠过几度的速率;检测出行目标所包含的参数,已不只是目标的距离和角度、位置,而必须同时测得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预测出它的勃道,甚至要求判别目标的性质,是圆的或是平的,是核弹头,还是其他。而且,所有这些高速飞行目标的信息的提取还必须在敌人的故意干扰和目标飞行在高空等离子体区内等许多复杂情况下进行。

  信息论的广泛成果已在雷达技术中得到了应用,作为滤波器的一种形式的脉冲压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雷达新技术,以便用长脉冲来增大平均功率、增大幅射能量,在接收机中则经过脉冲压缩而不损害分辨率。

  采用频率更高的雷达来提高精确度和分辨率,目前毫米波雷达和红外雷达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光雷达也已经是在试验阶段。

  近代雷达发展的每一个趋势是日益与数学、化学技术相结合,用数字计算机来作“机器观察手”,并把“观察”到的数宇式数据迅速自动地传输给探看中心。在接收和发送系统里则采取离散编码訊号。

  与雷达技术密切联系着的是导航技术。导弹制导系统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惯性制导方面;敏感元件如陀螺和加速度表等的不断改善和高速小型数字计算机的研制是提高制导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无线电指令制导的许多设备都可安装在地面,空间设备则比较简单,这样来减低导弹的负担。在目前的技术情况,指令系统是可以提供反导弹用的唯一制导方法。更高分辨率有源雷达搜索器及红外技术与雷达搜索器联合系统也有了新的发展。

  綜合性极大电子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已经成为近代大型电子系统并已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从计算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地面的、空用的、通用的或专用的,都趋于用固态元件--晶休管化电子计算机,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几百万次的大型全晶体管式计算机。

  空用数学系统目前已有相当发展,许多导弹上都带有数字计算机。这些小型化的数字计算机已是每个复杂的宇宙飞船电子系统的主脑部分,它们的作用包括制导和信息处理等。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是相互补充的。在近代某些大的数字系统里已经包含有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联合系统,更有效的模拟数字变换设备,在模拟中应用数字储存器以及以数字形式表出传感器等设备得到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早已经超过了狭义的“计算”范围,而在生产控制、科学研究、医疗诊断中得到了应用。在现代一个大型数据处理里,如导弹防御系统往往包括有好几个大型和中型计算机、緩冲器、各种储存器输入输出设备、显示设备、模拟和数字变换设备等。此外,在大型数据处理系统里,人是控制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的因素应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这是目前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数据处理的程序设计和通用语言,bob手机版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行编制程序技术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最后,无綫电电子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把无綫电技术和声学结合起来的水声学。利用水声学的成果,人们已能在海面下进行远距离的偵察、定向、定位、干扰、反干扰、识别和通訊,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征服海洋、开发海洋。至于电视广播及更多的电子测试设备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了。

  所有这些应用,bob手机版都必须解决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一个大型电子系统往往由几百几千个甚至上千万个电子元件、器件所组成,如果在可靠性问题上不采取有效措施,则一个元件的损坏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从原料的提純、各种电子元件器件加工制造工艺到设备的安装测试以及日常运转维护等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靠性研究的对象,每一个环节中都要考虑到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可靠性的基本理论是与訊息论与统计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有关的。重变电路方法是比较有效的,这种方法,它可以在某些元件发生故障时仍然保证设备可靠的使用。人们正在探索能自动寻找故障幷自动消除故障的系统,幷且使这样的系统最终象有生命的机体一样,在局部发病情时,不但能保持可靠的工作,而且有恢复健康的内在活力——这是无线电电子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对生物生命现象的模拟。

  第一,无綫电波传播这门学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方面都有巨大的实用意义,它研究各个波段的无綫电波在各种自然条件的传播规律,来提高无綫电通讯、导航、定位、遥测和遥控等作用距离和工作性能,并开辟无綫电波的新用途。它研究无綫电波在对流层及电离层两个重要方面的传播规律。在理论方面,它采用了等离子体中电磁流体动力学和统计物理及其他一系列学科知识。

  第二,天线理论和技术。在许多重要的电子设备中,天綫往往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大型天綫和超增益天綫、寬频带天綫、使用于高速飞行体上的天綫、动态天綫、表面波天綫、旁瓣的減小和天綫綜合问题,从訊息论的观点来处理天綫问题,扫描天綫的研究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天綫的理论方面来看,它的一个方面是电动力学范畴内的。

  第三,信息论已不独是无线电电子学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而且是一门带有普遍意义的科学。信息论的一个基本存在定理是:当信息传输速度小于通路容量时,存在着一种编译碼方法,其中编碼序列符号数愈多,则在接收端判断错误的概率愈小。这个定理及其推广在工程技术中得到了应用,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编碼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提出的参数随时间作缓慢变化的信道,或所謂随机参数信道是信息论中的新问题,近年来对这种信道定义了通讯容量和编码定理,修改申农的通讯系统模型,使之更适合实际情况是有意义的工作。

  信息论基本理论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预测和过滤理论和与之密切联系的信号检测理论。设计接收系统时有时从后验概率出发,有的从相关函数的概念出发,有的从匹配滤波器的概念出发,近来这些不同的观点已结合成一套相当完整的信号检测的统计理论,幷有效的被应用来綜合与设计最佳的或接近最佳的系统和设备。这些基本理论在宇宙通訊、遥测遥控以及超远程雷达等方面的应用是我们最初提到的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技术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苏联从宇宙飞船上将摄拍到的月球背面以此传送到地面,就已应用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使图象信息以极慢的速度传送,故即使讯号功率非常小,也能进行远距离的接收。

  图象和声音的识别是讯息论研究的另一方面,它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值得注意的,在国防上自动识別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控制论。从自动学和电子学的角度看,控制论是寻求高级自动控制机能、部分模拟人脑和中樞神经活动规律的学习机和自适应机等的理论基础。在导弹制导等遥控设备中利用信息反饋幷利用计算机进行误差分折,高射炮火的雷达控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工作而又能在条件改变时,自动修正的自动化设备,都是这门科学的研究内容。

  第五,各项电子线路的理论基础的网絡理论。非綫性网絡、分布参数网絡、微波网絡、有源网络理论是新的发展方向,后者是由于隧道二极管及电子放大器等利用负阻效应器件的出现所促成的。

  时间可变多量网絡的研究需要用到各种积分变换。网絡复杂设计计算的图表化,bob手机版也是工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息网络理论是信息论和网络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网络理论的观点来处理信息的变换与传输问题,可使信息论的结果与物理可实现性的系统联系起来。

  第六,在近代许多具体技术的电子试验工作中脉冲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本科学。毫微秒脉冲是必须给予应有的注意。低和高重复频率的0.1毫微秒的脉冲技术已得到了发展和逐步巩固。

  传递和处理大量信息的工作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电子设备有更快速的性能,因而必须利用毫米波、次毫米波直至光波,这一方面无疑的将要求利用更窄和更高重复频率的脉冲和发展微波技术。

  第七,微波技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微波传输和微波网絡,大波导H01圆波导及特种波导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工作者。滤波电路、逻辑电路、编码电路等都需要采用特殊波导结构和组合来解决。随着更短波长的无綫电波的利用,迫切要求解决新的微波传输方法。

  近年来,微波診断技术在人工控制热核反应的研究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在諸如 ZETA、AДФA 等装置中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第八,电子元件和器件是各项电子装备的基础,也是电子系统工作质量问题的核心。各国都对元件和器件的研制给予最优先的注意。

  在阴极的研究中,同位素的应用、质譜计和投射仪起了很大作用。鈦泵的出现,使得需要连续抽气的大功率器件获得了有效的设备。

  近年来微波鉄氧体器件不断出现,人们广泛的应用着隔离器、环行器和快速开关。鉄氧体参量放大器虽未达到使用阶段,但研究工作已有不少进展。

  第九,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三极管几年来由于功率损耗、运用频率、一般性、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不断的改善,目前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变容二极管、隧道二极管都得到发展。半导体导电性能、扩散性能、表面物理雪崩效应、隧道效应、霍耳效应等研究工作都得到重视。

  第十,量子电子学,是在微波波譜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物质微观系统作为交换能量的机构。现代的量子放大器(又称分子管放大器),微波固体放大器和红外光量子放大器,分别解决了高稳定度的频率标准、极低噪音的接收放大和掌握短至可见光波波长的新波段。高稳定度的频率标准在导弹制导和超远程雷达等尖端技术中是一项迫切的要求。

  第十一,等离子体物理,从电子学工作者的任务来看,由较早的气体导电发展起来的,包括等离子体在内的气体电子学,目前正发展为电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等离子体振荡已产生毫米波和次毫米波。产生所需要的电子浓度和等离子体振荡的激发以及如何把这种振荡的能量耦合出来是现代的研究课題。

  从以上不全面的报导可以看到无綫电电子学的应用范围和自身的学科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需要我们毕生的精力去充实无綫电电子学的科学技术工作,更要求我们组织起来,在党领导下进行工作。

  目前,我们还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各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对于农业问题注意不够,所以很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包括无綫电电子学方面的丰富成果没有用到农业上去。无綫电电子学的成果如用到农业上去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育种、激生、测量肥料、天气预测等方面,都可以预见到无綫电电子学的技术能够发挥作用。所以,今后摆在我们无綫电电子学科学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如何把我们的成果有效的运用到农业上去。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试验上去进行工作,寻求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和运用现有的方法来使祖国农业及时的得到无綫电电子学的支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